日期:2025-07-05 15:47:20
最近,广东一位患糖尿病十年的周阿姨听邻居说“荔枝能降血糖”,便买了两斤荔枝当晚餐。
不料一小时后,她突然头晕心慌、冷汗淋漓,血糖仪显示 2.8mmol/L 的危急值。
家人慌忙喂她喝糖水才逐渐恢复意识。这种因荔枝引发的低血糖昏迷,医学界称为“荔枝病”。
为啥会发生“荔枝病”呢?
这是因为荔枝中糖分(果糖和葡萄糖等)含量较高,人体在空腹或者短时间内食用大量荔枝后,果糖不能及时转化为葡萄糖,同时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,分解血糖,从而导致出现“低血糖”症状。
同时,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α-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两种毒素,会抑制能维持血糖稳定的糖异生作用。
这两种因素叠加,使得食用荔枝后很容易出现低血糖,进而得上“荔枝病”。
“荔枝病”主要表现为急性低血糖和神经系统损伤,症状通常在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后2-8小时内出现,轻度症状和低血糖症状相似。
具体症状表现为:头晕、出汗、面色苍白, 乏力、心悸等症,感到饥饿,口渴或腹泻。严重者可突然昏迷、抽搐、瞳孔散大或缩小, 甚至呼吸衰竭等。
那么,有朋友就好奇了:那么荔枝究竟是升还是降血糖?
只能这么说,吃绝大多数食物都会一定程度升高血糖,关于降血糖的说法目前并不适用于食物,目前能降血糖的东西都被叫做降糖药。
吃荔枝之所以表现了低血糖的症状,是因为荔枝这个食物的特性及食用方式不当导致的,比较大的影响就是创造了较大的血糖波动。
血糖波动大对糖尿病患者朋友们的影响是十分大的。
因为熟悉血糖管控的朋友们就明白,我们不是一味的降低血糖,而是控稳血糖,避免发生较大或是较多的血糖波动。
那么,糖尿病人能吃荔枝吗?
其实单从升糖指数的角度来看,荔枝的升糖指数为57,血糖负荷为9.2,属于中等升糖指数食物,在血糖管控稳定的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适量食用的。
但在有更多更利于血糖稳定的水果的选择的时候,我们是不首推吃荔枝的。如果实在想吃需要注意一些食用技巧。
避免发生“荔枝病”
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荔枝病呢?也就是空腹下吃,以及一次性吃的太快,吃的太多荔枝会增加“荔枝病”发生的风险。
尤其是儿童及老人代谢比较弱的人群也是高发人群。
严格管控好量
血糖控制稳定(空腹<7.0mmol/L,餐后<10mmol/L)的糖尿病患者实在想吃荔枝,可以尝试单次吃3到5颗的荔枝,再次强调下不要空腹吃,也不宜吃太快,可以安排在两餐之间吃。
当然,血糖在其他范围的内,可以咨询下主治医生的建议。
注意监测血糖
三诺糖尿病健康门诊的医师特别提醒:“食用后2小时必须监测血糖,波动超过2mmol/L应停止食用。”若近期出现酮症、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大,应完全避免荔枝。
其实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,是有很多其他水果享用的,例如低糖低GI水果:草莓(GI 29)、樱桃(GI 22),带有多种膳食纤维的带皮水果例如梨子,苹果等。
总之,糖尿病管理是没有捷径的,我们不能总想着通过吃某种食物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,毕竟即便吃了降糖药降低了血糖,糖尿病也无法完全治愈。
我们更加要注重的是做好生活方式的管理,饮食上做好智慧选择,日常勤加监测血糖、合理搭配餐食、规律运动及作息的自律,才是真正守护健康的铠甲。
作者:龙溪
审核:三诺医学科学事务部
配图:三诺讲糖自拍
恒运资本-股民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